慎终追远敬先人,合法用“币”护尊严丨漓江农合行积极参与普法宣传活动

  清明节扫墓祭祖、追忆故人是中华民族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在传承习俗的同时,广大市民朋友们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制售和焚烧带有人民币图样的非法祭祀用品,特别是要坚决抵制售用“人民币版”冥币,维护人民币作为“国家名片”的形象。

  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联合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漓江农合行等金融机构,以“宣传教育+规范引导”为主线,开展“人民币版”冥币售用专项整治行动。漓江农合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发挥服务优势,全程参与普法宣传与文明倡导,推动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金融引领,凝聚合力

  行动前,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货币金银科副科长阳书维组织参与单位召开专项会议,明确以“教育为主、疏堵结合”为原则,通过普法宣传提升商户守法意识,从源头减少违规冥币流通。会上,漓江农合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结合基层服务经验,提出“宣传前置、服务下沉”方案,主动承担普法资料制作、案例讲解及公益倡导工作,并联动其他金融机构成立“文明祭祀宣传队”,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普法宣讲,强化意识

  在虞山批发城,漓江农合行工作人员逐户走访祭祀用品商铺,发放《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宣传手册,并现场讲解法律条文。通过展示仿人民币冥币与真钞的对比图,直观说明“尺寸近似、图案雷同”等违法特征,强调违规销售的法律风险。针对部分商户提出的“市场需求大”等困惑,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文明祭祀”理念,建议转向环保纸花、电子香烛等合规产品,赢得商户理解。

  案例警示,柔性引导

  在栖霞路药材市场,宣教组以“以案说法”形式开展集中宣传。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和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结合外地查处案例,阐明违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严重后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图文并茂地展示违规使用冥币对货币信誉的损害及文明祭祀的社会意义。

  金融担当,长效护航

  现场通过“普法进商户、案例入人心、新风传万家”的递进式宣教,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守法意识。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联合各大商业银行常态化开展货币知识普及。作为行动主力,漓江农合行将持续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以“服务+创新”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慎终追远敬先人,合法用“币”护尊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柔性宣教替代刚性执法,既彰显了金融部门守护货币尊严的坚定立场,又体现了桂林市引导社会新风的温度与智慧。下一步,漓江农合行将以务实举措践行社会责任,为擦亮“山水桂林、文明桂林”的城市名片注入金融力量。(通讯员:漓江农合行陆海明、唐永康)

为您推荐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